海洋保護組織Oceana周三發表報告稱,國際市場上銷售的多個海鮮產品,包裝上的成分名不副實,其中更有人把平價魚當成貴價魚賣。調查分析了近年200項研究,包括香港在內的55個國家和地區,2萬5千個海鮮樣本,近2成包裝的標簽不準確。
負責調查報告的發言人露維(Beth Lowell)稱,每個消費者都會食到與標簽不附的海鮮產品,有人更把亞洲鯰魚制成魚塊,加上各種醬汁,再標簽成18種貴價魚,包括鱈魚、石斑和鱸魚等。在香港29個鮑魚樣本中,只有一項與包裝標簽相符;美國南加州更有壽司師傅把頻危鯨魚當成吞拿魚賣。
而在錯誤標簽的樣本中,有近58%的魚類產品食用后有潛在風險,特別是對孕婦及小朋友。在紐約有店舖賣的“阿拉斯加大比目魚“及“紅鯛魚“,實際是驗出水銀超標的藍線方頭魚。
該報告主要分析來自同行評審DNA分析論文、報紙調查分析和Oceana自己的研究。調查樣本來自海鮮產品供應鏈的各個層面,包括批發商、進口商和零售商。有海鮮業界代表指報告只是選擇性地列出研究發現,并不代表全球銷售的海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