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爾蘭一份環(huán)境評估報告指出,當地人工三文魚養(yǎng)殖場受海蝨污染,連累野生三文魚的數目下降,在嚴重的年份,更比平常數量下跌一半。蘇格蘭等地亦有同樣問題,當局要檢討滅海蝨的政策。
報告對比愛爾蘭西海岸一處養(yǎng)殖場,近30年來的海蝨數量,以及其對附近從太平洋回流的野生三文魚數目影響。研究發(fā)現,在某些海蝨為患的年份,野生三文魚回流的數量比平常下跌,最高可跌達50%。報告作者之一舒法特(Samuel Shephard)表示﹕“野生三文魚的數量已正受氣候變化影響,現在我們知道海蝨也威脅到它們。“
據悉,海蝨會依附于三文魚的鰭,吃它們的皮膚和肉。由于三文魚人工養(yǎng)殖場多位于峽灣和湖的出口,野生三文魚必須游經才能到達上游產卵,而新生的三文魚初次游出海口,很容易被海蝨吞沒。除了愛爾蘭,蘇格蘭及挪威均有類似情況,過去曾有人建議把養(yǎng)殖場搬到陸上,讓當局過濾水中的海蝨,以及改變養(yǎng)殖周期等種種方法以解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