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今飲食潮流越來越講究健康,不少人鼓吹“少鹽、少糖”,但美國專門研究心血管的權威指,低鹽飲食反而可能導致胰島素抗性,即脂肪細胞、肌肉細胞及肝細胞對正常濃度的胰島素,產生反應不足的現象,進而出現脂肪累積、性慾降低等情況,更可能增加患糖尿病的風險。
曾有專家建議,人類每天不應攝取超過2.4克的鈉,即大約6克或不多于一茶匙的鹽,如果是患高血壓或年逾60歲的長者,更建議再減少鹽攝取量。但美國密蘇里州圣盧克中美洲心臟研究所心血管專家迪尼科蘭托尼奧表示,他已研究逾500份醫學論文及研究數據,完全沒有可靠的科學證據支持低鹽理論。
他反駁,鹽是人體十分倚賴的營養,因為人類的淚水、汗水都含鹽,連我們體內的細胞都浸在鹽水中,如果限制鹽攝取量,根本違背人類自然本能及難以生存。他也提醒,少鹽飲食會導致胰島素抗性現象,引發性慾下降及增加勃起功能障礙風險,也可能抑制懷孕機會,更會影響胎兒出生時的體重。低鹽還可能增加罹患心臟病風險,例如:會提高心跳及膽固醇、捐害腎功能、甲狀腺功能減退,加上胰島素水平高,會增加罹患糖尿病風險。
他又舉韓國人患高血壓和冠狀動脈疾病的比率屬全球最低,其次是日本及法國,而這三個國家人民的共通點,就是飲食中含大量鹽份,韓國人平均每天攝取4克鈉;日本的國民飲食味噌湯也含高鹽份。就算是被推薦為有益心臟的“地中海飲食”也非完全低鹽。
近40多年來,吃太多鹽會影響健康這一理論一直存在,認為當我們吸收更多鹽份,會令我們口渴及喝更多水,以便稀釋血液中的鈉濃度,而喝太多水便會增加血容量,導致血壓上升,引發心臟病、中風等情況。迪尼科蘭托尼奧強調,醫學文件證實,如果人類增加鹽吸收量,大約80%人的血壓仍維持正常。而約四分之三的前期高血壓人士根本對鹽不敏感,即使真正有高血壓的人,其中55%對鹽產生的反應有“免疫力”,證明鹽攝取量與高血壓并沒有太大關系。